記者林雪娟∕台南報導
二月二十一日為世界母語日,台南市立圖書館二十二、二十三日舉辦系列推廣活動,透過台、客、原住民語及台灣手語等不同族群的語言文化,推出市集擺攤、製作點心、聽故事、音樂會等活動,並串連十五區圖舉辦猜燈謎活動,讓民眾以輕鬆有趣方式,一起開口說母語、學母語。
二十二日新總館與台語共學團體合作「鬧熱的台語下晡市」小小老闆擺攤市集,包括二手物買賣、懷舊小遊戲、手作乾燥花及衣服絹印;在城市灶咖空間,教導民眾製作懷舊小點心麩奶甲(台式馬卡龍)、蕃薯圓kah粉粿,回味台灣早期休閒小零食,只要搭配借書活動全程免費。為提升民眾對母語認同及學習興趣,邀請「農村武裝青年」樂團於哇劇場舉辦「阿母的話」音樂會,以台語音樂勾起鄉土情懷。
二十三日則有本土語言說故事串燒活動,上午有《小小迷路》手語故事劇,透過指尖演繹繪本故事、《棕色的熊、棕色的熊,你在看什麼?》結合客語詞彙,傳揚客語聲韻之美;下午則有台語猜燈謎,認識台灣早期俗諺、歇後語,體驗台灣早期生活趣味與豐富聯想力,另有《百步蛇娶新娘》族語說故事,認識排灣族語言文化。而「台語猜燈謎」活動,以圖書館所藏台語、諺語相關書籍為謎題,邀請民眾體驗早期本土俗諺趣味性,猜對還能獲得精美小禮物。